技术参数
参数模型
多通道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观测系统
波长范围
640nm-800nm
光谱狭缝宽度
25μm(标准;或定制)
分辨率
0.38nm(25μm)
光谱采样间隔
0.15nm
信噪比
1000:1
探测器
2D,后减薄CCD阵列[滨松1044x64元素CCD阵列]
A/D开关
18位/16位
动态范围
65000:1或85000:1
制冷与温控
光谱仪独立恒温仓,双降温模式,采用TEC半导与风控降温
新型余弦探测器
由于真正的半球照明检测,它具有更好的余弦响应特性。
它是可定制的高盐和酸雨环境。
通道设计
支持1-12路自定义光纤配置(1路入射搭配1-11路反射可选),内置自动光路切换模块。 双视场设计,下行太阳辐照度采集:≥180°(余弦校正器),上行冠层辐亮度采集:≥25°
光纤
芯直径:600μm(标准)、1000μm(可选)
长度:自定义
系统控制
可基于浏览器,电脑查看修改设备参数(如测量时间与频率)
光谱数据可视化
可基于浏览器,测量结果电脑实时显示,数据下载
数据传输
支持网口连接路由器无线传输;支持通过RS485串口方式本地输出
数据储存
扩展外存储卡,*大可支持≥256G
温度控制系统
温度控制范围:25+1.00℃(极端天气条件除外)
电源
太阳能供电
220VAC电源
软件
荧光提取算法:3FLD,SFM
软件监控模型:简单和三明治模型
积分时间自动优化
开始或结束基于太阳仰角的测量
实时查看原始光谱曲线、荧光值和反射率
实时监控系统运行参数(如温度、湿度等) 全自动全天候观测,数据自动远程回传
断电重启功能
支持强制断电,上电重启,避免意外断电导致设备无法启动
尺寸
重量
540毫米*360毫米*290毫米
19千克
在硬件性能上,系统采用304不锈钢铠装光纤,具有耐盐雾腐蚀性,适应复杂野外环境;配备漫反射标准白板(NIST溯源)与汞氩灯波长校准源,支持定期定标,确保长期测量精度。
算法与智能化方面,集成3FLD、SFM、iFLD、BSF、sFLD共5种荧光反演算法,满足多样化科研需求;依托GPS+北斗双模定位,结合经纬度自动计算日出日落时间,可按光照阈值(如>500lux)或固定时段触发观测,实现全流程无人值守。
数据**与传输上,内置UPS模块及瞬时断电保护功能,能在断电瞬间(<10ms)自动保存数据,重启后无缝续存,避免数据断裂;搭载4G全网通与WIFI无线传输模块,支持远程查看实时数据、修改参数,故障时可自动推送含定位信息的报警,响应延迟<30秒。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033号